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更夫(1 / 4)

经学一般指的是儒家十三经。

而若读经学,则一般先从四书开始。

《大学》是《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参所作。后经过北宋的二程极力尊崇,南宋朱熹又做了《大学章句》,从《礼记》中独立了出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成为四书。

所谓程朱理学,这学习儒家的经学首先就得先学习《大学》。

自宋以后,《大学》成为了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贵看着开始诵读大学,大学开篇就是他十分熟悉的名言警句,后世大学学校不乏以此句作为校训。

“大,旧音泰,今读如字。”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而庶乎其不差矣。”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徐秀才开始讲解大学的第一句话。

白贵听后顿时明悟,为何古人将泰山称作泰山,将其视作五岳之首,原来是古人的泰字就是大字,泰山也就是大山。

泰,也是至高无上的意思。

单单一篇《大学》只有两千多字,并不难学,背上一两个时辰就能背过。可朱熹对《大学》所作的《大学章句》可就多了,足足有三千多字。

这次晚学之后徐秀才替白贵讲解《大学》足足两个多时辰,时间已经到了深夜,一个人讲,一个人听,等窗外传来跛脚老汉打更的梆子声时,吆喝着已经到了半夜三更,徐秀才才意犹未尽的合上了书卷。

跛脚老汉是村里的鳏夫,年岁大了,身边也无一儿半女,所以村里打更的事就由跛脚老汉担任。祠堂的门房也是他,白天的时候负责早学、午学、晚学下课敲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