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二百六十章 密集弹章,图穷匕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章 密集弹章,图穷匕见(2 / 5)

地冒出来十六份,不,是十七份奏折,你身为都察院右都御史,竟不认为存在问题?”

练子宁错愕地看着朱允炆,感觉有些不适应。

这位皇上看问题的方式似乎很不寻常,他善于用数据来看问题,对于练子宁与朝廷大臣而言,地方上多少奏折,都不会引起多少关注,只会认为,有人反应问题,那里存在问题,该调查与解决问题了。

从来都没深思过,在短时间内,密集冒出来这么多奏折会有什么问题。

练子宁不怀疑朱允炆给出的数据,低头看着手中的十六份奏折,还有一封奏折没有拿出来,那是御史周吾北的奏折,奏折内容练子宁也清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出来十七份奏折,这确实有些反常了。

“皇上,这或许与郁阁在开封府巡查有关。”

练子宁有些不自信地说道。

朱允炆冷笑一声,道:“当真如此吗?郁新去了定远、怀远,为何凤阳府没有如此多的弹劾奏章?这去了开封,弹劾奏章就突然增多了?较之往日多几份尚可理解,眼下超出寻常时日四倍之多,你当真就不想想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练子宁有些忐忑。

作为朝堂大臣,练子宁可不是初入仕途的菜鸟,他清楚其中的规矩与弯弯绕绕,若有京官的话,几个官员同一天或紧随其后地弹劾某个对象,未必说明他们是心有灵犀,亦或是蹭热度,最大的可能是受人指使!

这样的手段,练子宁十分熟悉,因为他自己也用过,都察院就是这种弹劾方式的好手。

只要看不惯某个人或需要整倒某个人,都察院便会安排御史,要么同日上书,要么接二连三上书,总而言之,不弄出个结果就不罢休。

刘基、李善长、胡惟庸……无数前辈的灭亡,其背后都有着“阴谋”之下的弹劾。

对于开封府这种地方官员的弹劾奏章,练子宁并没有多少在意,如今被朱允炆点醒,才发现这些官员接连上书的弹劾方式,更像是这些官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