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六百一十三章 马场的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三章 马场的问题(2 / 6)

与底蕴,也悲叹汉之后的命运,盛唐转衰之后,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宋代更惨,别说西北了,就连北面的燕云十六州都不在手里。

当年匈奴人的悲伤,何尝不是华夏文明的悲伤?

好在,朱元璋时期的将星闪耀,用生命开辟出了疆土,给朱允炆与大明留下了珍贵的一笔财富。

山丹军马场,将会成为大明的战马驯养之地。

至于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在洪武二十四年,山丹设置了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且山丹距离甘肃镇(当时不是甘肃省,军事重镇)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很近,左边是甘州五卫,右边是永昌卫。至于北面,有秦、汉、明初长城为依托,对付北面的瓦剌、鞑靼问题并不大。

至于西面,更不需要考虑,嘉峪关的存在,足以挡住西面之敌。

需要说下的是,宋元时期,嘉峪地区有关无城,真正的嘉峪关城始建于洪武五年,负责修筑的是宋国公冯胜。其修筑的历史可比山海关更早,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雄关”。

环顾西北地区,山丹所处的位置是极好的,范围足够大,又是历史悠久的马场,还不怕被人打草谷,可谓是绝佳的选择。

“你们都认为应该选在山丹来设置马场?”

朱允炆询问。

朱棣、铁铉等人连连点头。

朱允炆审视再三,确定没有比山丹更合适的选择了,有些地方也不错,但范围有限。像是北平的马场,物资供应倒是好的很,但方圆就那么十几里,扩大也不合适,北平未来是要作为帝都的,人口与城池的范围,都要进一步扩大,马场只能向北移了。

当然,内阁、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捯饬了那么久,自然也不是只选出了一个山丹,还有二十几个区域,甘泉、临川、武威、宗水等地。

经过商议,朱允炆决定按照兵部提议,设置甘肃山丹苑马寺,以山丹为核心,同时设甘泉监、祁连监、临川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