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七百二十二章 船厂三大弊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二章 船厂三大弊病(2 / 5)

两年一轮,可眼下船厂初创,刚刚起步,正是紧要关头,一旦轮换,多少事要从头准备,这不是耽误事吗?可朝廷规矩又在那摆着,若轮班匠想要回家,又无法拦着……”

朱允炆紧锁眉头,这倒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是朝廷疏忽的问题。

轮班匠是从地方上征调而来,干两年长工就回家,现在要到两年期,他们要回家了,那原本他们负责的工作只能交给其他地方送来的轮班匠来接手,可对接工作是需要时间的,技术交底也是需要时间的,队伍磨合、配合,都需要重新来。

孙锐发愁于匠人的去离,好不容易熟悉的匠人,彼此配合默契了,这要走了真的会耽误不少事,见朱允炆等人听得仔细,便继续说:“匠人的事,虽然无奈,耗点时间总好解决。可造船的问题,就太难解决了。”

朱允炆眯着眼看着孙锐:“造船的问题?造船还有难度不成?”

大明宝船都造出来了,河船算什么?技术上不应该存在困难才是。

果然,孙锐所说的并非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造河船算不得难,只不过帮工指挥厅与都水司两头说话,船厂两边听,造条船争议不止,船厂也拿不准到底该制造什么制式的船。”

夏元吉不解,看了看远处的船坞:“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孙锐叹息:“帮工指挥厅帮工认为清江造船厂应该打造大型漕船,至少可以装载两千石粮食,甚至想要打造三千石粮食的漕船。而都水司则认为清江造船厂应先行打造四百石的大黄船与装载一百至二百石的小黄船。都水司与帮工指挥厅两者意见不同,时不时会波及到船厂,一些已经铺设好龙骨的船,也被拆了。”

“岂有此理!”

朱允炆愤怒了,好好的船怎么能因为这点争议而拆了?都水司与帮工指挥厅都是干什么吃的?

孙锐当时的心情与朱允炆一样,简直是岂有此理,但又能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