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八百三十四章 弃笔从戎的书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四章 弃笔从戎的书生(2 / 6)

代,我这个当叔叔的,就帮着他看好家吧。

大哥,我有些想你了。

朱棣伸手抚摸着城墙,似乎想要从这里追寻朱标的身影,只不过,岁月已去,故人不再。

徐辉祖与刘儁见朱棣出神,便走到一旁谈论起京师传来的消息,刘儁带着怒气,挥舞着手臂:“方孝孺怎么想的,他难道不知道阳江所的军士被杀,不知道船匠被掠走,竟然在这个关头还提什么以和为贵,宽怀远人?”

徐辉祖踢了踢城墙砖,叹息:“这对方孝孺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逼迫皇上下罪己诏时,他就冲在最前面,阳江事件后,又逆势上书,现在好了,被朝廷免了官职,也可以回家好好做做学问了。”

“可惜一大儒,竟不知天下大势,不知人心所向。”

刘儁感叹。

徐辉祖冷哼一声:“酸儒学子太多了,前些年的国子监可谓是书呆子云集,两眼呆滞,毫无朝气。这些年来,国子监革制,出了不少头脑灵活的监生,让我说,方孝孺此时跳出来,也是想要稳固传统儒学的地位,不惜赌上自己的名誉与前途……”

刘儁赞赏地看了看徐辉祖,此人头脑不一般。正如他所言,国子监诸多学问,可谓百花齐放,儒家学问虽占据主导,但相对于其他学问来说,儒学显得内敛一些,不够精彩,而且真要做学问,没个几十年,不穷经皓首怕是难,而其他学院则不同,许多学问都是经世致用的,学了直接可以拿去使用……

比如兵学院,只要你考核通过,是允许进入兵部或五军都督府挂职,然后去教场带兵演练与实操的。比如商学院,是可以自己发现商机,自己做买卖的,商学院里面不少监生还没肄业,就已经有了几间铺子……

出彩、出挑的多是其他学院,而儒学院却始终没有出一个厉害的人物,这让方孝孺不得不紧张,不得不涉入朝堂,以体现儒家学问的存在与价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