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九百八十五章 新军之策困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八十五章 新军之策困境(2 / 5)

耗费就不下三百万。

西征开拔,十五万军士,这就是二百万两,后勤征调民力、征用骆驼、母马,筹措粮草,漫长的运输线与漫长的时间,耗费何止三百万。

林林总总算下来,能拿出来支撑新军之策的钱钞,只有五百多万两钱钞,均摊到一百七十万军士头上,一年一名军士,只堪三两!

纯碎依靠朝廷财政支撑新军之策是不现实的,真正支撑新军之策,确保卫所正常运转的定海神针是军屯。

朱元璋高看了军屯,朱允炆小看了军屯。

朱元璋认为军屯可以养活百万兵而不需要耗费民粮一粒,但老朱过于夸大其词了,开中法就是为了弥补军屯不足粮食而想出来的招。

朱允炆认为卫所军屯是落后的,迟早要崩溃的,需要废掉,但事实上,军屯制对于明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军屯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其所产出的粮食不仅支撑着卫所,甚至还成为朝廷的重要粮食来源。

屯田所得,为新军之策在地方上的推广至少省掉了五成成本。可即便如此,因为连年大工程、大作战,大明户部也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支撑新军之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现在棘手的问题就在朱允炆面前,新军之策推不动,可军士不够用了……

内外三百卫所,需要抽调出来八万多人前往西域,这就涉及十个卫、二十六个所的军士。

一口气抽调如此多的力量,对地方控制本就有压力,但现在朱允炆还必须考虑在东北新增设更多的卫所,以确保对东北大地的实际控制。

东北有些苦,想要吸引卫所军士拖家带口前往东北,朝廷必须给予其新军之策,而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钱的问题,朱允炆相信今年并不是太大问题,建文七年应该没什么大的战事,可以省下来一大笔财政,但问题是,朝廷是迁移内地卫所前往东北,还是重新招募军士,在东北新建卫所。

朱允炆拿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