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太子智慧,二炮局未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太子智慧,二炮局未来(2 / 5)

恰恰,朱文奎符合文官集体的期望。

夏原吉奏禀道:“殿下,各行省中,除西南、西疆等个别行省外,已送来秋收文书。其中江西、浙江、广东、交趾、南直隶等地秋粮已收入七至八成,有些地方已完成收割,产量再创新高。但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地,因天灾、虫灾等原因出现三成至五成减产。尤其是山西,秋时先旱后涝,减产过半……”

朱文奎担忧不已:“山西人多而地少,如今减产过半,想来会有不少饥民。户部与山西布政使司准备如何应对?”

夏原吉认真地回道:“山西布政使司发来了告急文书,希望朝廷可以调拨周围粮食以应对春日时饥荒,当地官仓粮食有限,最多支民一个月。”

按照建文朝规制,地方备灾粮需要足够支撑半年所需。

半年,这是一个保证安全,度过天灾的时间长度。

一旦灾荒来了,要减产,百姓便会主动节衣缩食,以确保全家人能活过灾年,加上地方衙门官仓赈济,坚持过半年之后,基本上新的庄稼也该有收成了。

山西备灾粮只能支民一个月,实在是远远低于朝廷要求。但这并不是山西布政使司与地方衙署不作为的结果。

朱文奎想了想,开口道:“为支援朝廷大军北征,山西无论是行省,还是府衙与县衙,亦或是百姓,都给予了大量支持,许多百姓家甚至连存粮都交了出来,无数人争着抢着运粮给大军,这才有了北征大军在忽兰忽失温的大捷。”

“父皇说,北征大军的后勤过七成落在了山西百姓身上,是他们推着大军穿过瀚海找到鞑靼主力的。没有山西百姓的全力支持,北征大军无法全无后顾之忧地深入作战。如今山西百姓遇到了困难,朝廷不能寒了人心。”

“一个月的支用粮食,加上百姓家存粮,也很难支撑三个月。眼下纵是让山西行省高价收购粮食,商人闻风而动也未必能满足当地所需,毕竟这已是十一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