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四百零三章 各有心思的开国一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三章 各有心思的开国一脉(1 / 7)

元春的话让水溶清楚的明白了现在的形势。

形势就是,不管这新政是不是真的先帝遗志,也已经是先帝遗志了。

两位曾任和在任的内阁首辅说是,代表新党即使想要反对也不好当面打脸。

太后和她最信任的楚国侯说是,代表依附他们的势力,比如新贵之流,想要反对也不敢反对。

而另外三位阁老的表态,则对应大多中立者至少也持观望态度。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向来在朝堂上战斗力最强的清贵们,因为后续举措的受益最多,也大多不反会再持反意见。

也就是说,除非新政推行过程中有什么波澜,引起朝野震动。

不然,这新政就是先帝遗志。

想到这些,水溶也只能暗叹一声,随后默然退回人群之中。

如今的形势下,他即使再说什么也都没用了。

只能回去从长计议,再想想其他办法了。

可显然,留给他的选择则已经不多了。

开国一脉硕果仅存的人见此,一时也有些沉默。

山东两桉还历历在目,牵累的老亲不计其数。

只剩他们这些人,想要反对也力不从心。

一时间,不少人都只能在心暗骂景顺帝。

因为他们相信,这真的是先帝遗志。

毕竟,景顺帝生前就已经在打压开国一脉。

只是囿于天泰帝的余威,才没有真的动手。

如今这爷俩先后归天,再没了束手束脚的理由。

再加上山东两桉又才勉强了结,正是开国一脉最为虚弱的时候。

作为帝师的两人,想完成先帝遗志也就顺理成章。

而备受太后信任的那位小阁老,尽然也是新政的支持者。

这就代表了太后的支持。

所以他们都知道,大魏的改革已经摆在秃子脑袋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