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君临战国> 第0456章 兵围辽源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56章 兵围辽源邑(1 / 4)

燕军在昌邑城整修一日之后,燕王身份的辰凌派人在当地张贴皇榜,寻求当地名士、策士,或能治理城邑民政、财务之人,当日就有一些策士进将帅府面见燕王,毛遂自荐。

辰凌选取一些当地的贤者、士子,破格提拔为官,有助于维护当地的稳定,开展各方面工作,征役、充远、战事、抚恤、粮秣、调兵,涉及多个官署部门,主事官不在,政令不行,会延误了许多大事。

如此确定了官吏人选,县令、县尉由朝廷委派,其余县丞、县司空、县司马、帐簿、小吏等,都从当地选拔,吸取地气,政令很快分布下去,一些乡绅、士子等纷纷出来,恢复生产,稳定局面。

不像叛军占据时,只管强行拉民入伍,征收赋税徭役,甚至抢夺乡绅大户、平民百姓的余粮等,使得城邑治安动乱,政令荒废,怨声载道。

辰凌这么做,完全从大局着想,安抚民心,因为他现在是正统君王,不能与太子率领的叛军那样,只在乎夺权成败,不在乎恶劣行径。

因为燕国眼下是他燕王的天下,太子平要夺权,就得破坏,越乱越好,燕国越乱,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对太子平越有利;而受苦百姓虽然会憎恨太子平,但更憎恨他燕王的无能,因为燕王才是守护者,让百姓苦,就是他的错。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在守卒中,有一些士兵是由城内百姓中壮丁被强迫抓入伍的,在攻城一战中,死伤不少,这样以柔化手段为主,能减少那些死难者家属的仇恨,再晓之以理,甚至能把民众怨恨全部转移到太子平身上,更加丑化叛军形象。

一日工夫,整个两座城邑很快恢复了安宁和稳定,如果不久后朝廷再派来新县令,推行变法,也能顺利一些。

翌日,大军继续朝着辽源进发,整合一起,算上禁卫军两万,一共六万人马,从昌邑城出发,继续北上剿叛。

大军分三路,相隔两里有余,铺天盖地,真如泰山压卵一般,浩浩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