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君临战国> 第0640章 工业的曙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40章 工业的曙光(1 / 4)

辰凌听着大匠师提出疑问,对于这个时代的制约也很清楚,因为战国时代,中华大地刚从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农耕经济模式刚刚成熟,铁质也刚刚普及使用,还有很多弊端。

以强大的秦国为例,在韩楚赵齐魏大规模更换铁兵器后,秦国依旧使用青铜兵戈,因为秦国缺少铁质,相反青铜含量较丰富,最主要,秦国在青铜方面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战国最高水准,放弃青铜,改用铁器,就要从头开始,克制很多弊端,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改良。

通过后世陕西出土的兵马俑坑内的青铜兵戈来看,秦国在统一战争中,不论刀枪剑戟大多使用青铜材质,连弩机、箭头都是青铜打造,不过,它的硬度、工艺水准等,都不弱于那个时代的铁兵器了。

比如青铜材质难以打造长剑,但是秦墓出土竟也有超长剑,剑身呈八个棱面,而且从剑锋到剑柄,至少有三个起伏弧度,缓解了受力易折断的劣势,符合结构力学,不断锋利,且不易折断。

辰凌这时微微一笑道:“老匠师提的没有错,机器不可能就放在河水岸边,机床肯定与河流有一定的传动距离,一是需要巨大的扇叶片,水流滚动,使得叶片旋转,叶片中间固定盘,有长轴固定,这就叫传动轴,在长轴另一端,需要有带齿轮的轮盘,分为大齿和小齿,同时还有皮带转动等。”

“这样一来,把水力一级级传送,最后与落锤相连,这样就可以通过水力,带动落锤上下起伏提升、砸落,这是基本原理,相信诸位匠师一点就透,只是在制作过程中,传动轴、轴承、齿轮的硬度,多少传速为最佳,带动多重的铁锤,这就需要诸位思考了,坦白说,我也是外行。”

说实在的,辰凌并非什么工程机械高材生,对于齿轮啮合传动率、轴承型号、皮带轮等,他也是门外汉,要不是在业余喜欢看一些杂志,对比中西文明兴衰的书籍中,看过水力机械的片段,他也根本不知道,欧洲工业文明的萌芽,与两百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