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一百二十一章 主要是人文关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千一百二十一章 主要是人文关怀(2 / 8)

好生活, 再加上产业化, 带来的琳琅满目的新物资出现在百姓面前, 土地产出完全无法供给这种消费欲望……

没办法,美好的生活就在面前, 但是你种田完全没可能达到,那必然会逼迫农业人口转向打工,产业会进一步扩张, 然后产出物资的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 最后达到动态的平衡。

理论上, 这也是一种方案, 只不过陈曦实在是做不到这种程度,作为一个先发国家, 而且作为一个本身就讲人情关怀的国家,真的没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

要知道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出现谷贱伤农事件的时候,作为封建王朝的大唐, 选择的也不是继续开放市场,任由粮价下跌, 而是选择了国家托盘,政府收钱, 强行拉高粮价30%。

没错,在封建王朝这种理论上是不可能发生真正谷贱伤农事件的地方, 实际上是真正发生过得。

唐开元二十五年,齐鲁地区粮价下跌到一斗三文钱,唐玄宗正式将粮价跌到一斗三文钱这个水平,种田的百姓,光吃饭,没钱买别的东西这一事实搬到了朝堂上进行讨论。

实际上也不是真的光吃饭,没钱买别的东西, 准确地讲按照史书记载“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 行千里不持尺兵”,种田的人其实也没惨到离谱的程度……

虽说绢一匹的价格200钱确实是低到了历史底线,可米一斗三文,十三钱一斗最贵的价格说的是东都洛阳的价格,可对比一下粮食价格和其他物资的价格,种田人什么想法。

至于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米一斗3文钱,而唐朝一斗米约折合现在12.5斤,光管饭的话,反正吃不完也是浪费,卖又不值钱,囤起来,不仅占地方,还会坏,就当交朋友算了。

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一情况,唐玄宗将粮价跌成这样,百姓吃饭问题解决了,得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