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武侠修真>成为了道医之后> 四零六 贤者之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零六 贤者之相(1 / 4)

李福德在考场上已经到了进士科的考试。

零星的考生并不剩下多少,毕竟时策难断,寒门子弟,上四门馆专精一项也穷其精力了,更何况这个。

要懂兵法,要懂谋略,要有极大的阅历和见识,了然天下大势。

就连李福德也只是在太学恶补了半个来月。

唐朝科举,武德元年,二年,三年,四年都有举办。

根据唐朝郑颢的《诸家科目记》记载元年的状元,是孙伏伽,而非是武德五年才是唐朝第一次科举。

不过除了孙伏伽,同科进士十四人,内有李义琛、李义琰及堂弟李上德,都是姓李的,都是陇西李氏出身,可见其中份量。

而对于进士科的文章,李建成是没有资格批阅的,要送去前方李渊处,钦点状元。

进士科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录取的人数其实很少,一但录取,直接给官身,比如孙伏伽一开始就做了治书御史,后面参与政变,封为县男,官拜大理寺卿,陕西刺史。可谓是前途无量。

李福德不一定有这样的机遇,当然却也是全力以赴了。

而李福德写的策论,不是前方的军策,而是治国之策,定民心之策。

痛批隋炀帝,痛批佛寺免税之策……

当然除了痛批,还要解决问题。

文章反而不如明法科做的那篇好,但是治世经国,反而触动了冥冥之中的文道气运。

只是并不轰动,只是由心而感,从内至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阳刚之气,浩浩荡荡,于笔下呈现,考场之中的邪祟都哭泣,只是光哭不掉眼泪,只能叫做嚎,鬼哭狼嚎的嚎。

都城隍纪信眉头一转,看见文章上闪烁江山社稷,隐隐约约好像见着了麒麟一般。

不由得暗自惊心:“怎么有贤者之相?”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者,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