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晚唐浮生> 第二十八章 中央决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中央决定了(1 / 5)

朱全忠正在沿河一带巡视田里的麦苗。

与河中、河东一样,北方农业,并不总是所有田都种越冬小麦的。这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一年两季主粮,委实够呛,因此很多地方是两年三熟制,而不是一年两熟。

天空响起了阵阵惊雷。

淅淅沥沥的中雨飘落了下来,落在原野上,落在农田中,落在黄河里。

黄河自盟津(孟津、河阳津)以下,沙多流缓,冲积出了广阔的平原。且自后汉明帝以来八百多年间,黄河流程极为稳定,甚少变化,故使得沿岸的河阳、义成、魏博、泰宁等镇人烟稠密,经济发达,人文荟萃。

“哈哈,这雨下得妙啊!”一行人策马来到酸枣驿前,朱全忠看着渐渐增大的雨水,欣喜道:“好雨知时节,好,好!”

敬翔亦下了马,目光被驿站前的碑文吸引住。。

这是张祜(hu)的一首诗,题在驿站前。他字斟句酌地看了许久,最后轻叹了一口气。

昔年张公子,诗轻万户侯,这等意气,只让他们这些生活在乱世之中的人羡慕。

“自河阳往东,渡口众多。”一旁的韦肇还在向朱全忠卖弄才学:“河水由盟津东流,经首阳山北,至偃师县,有盟津、小平津两处渡口。又东流至巩县北、温县南,有五社渡。又东,右受洛水,谓之洛口,隋置洛口仓。”

偃师、巩县都是河南府属县,在洛阳东北。温县则是孟州属县。

洛口仓,隋代所置,可储存2400万石粮食, 规模可谓惊人, 后被李密攻取, 称霸一时。

历史上唐代仍然使用,中唐年间因为偏离了漕运路线,渐渐荒废, 到唐末正式废弃。

但在这个时空,洛口仓又得到了修缮, 派上了用场。此地已经成了汴军在黄河沿线的一个物资转运节点, 无论是通过洛水航运就近支援洛阳, 还是向北补给河阳,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与洛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