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第 1192章 滇省对舆论的态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92章 滇省对舆论的态度(1 / 5)

事情很简单,蔡昊洋市长走后,荆武虎很快就把事情弄清楚了,来给王鸿涛汇报,经过比对完全吻合。

小斌问道:“,书记,如何处置?这种事情很容易发酵成全国性的热点事件,可能滇省会成为全国舆论的焦点。”

王鸿涛想了想,说道:“很多时候,我们在处理舆论,尤其是负面舆情的时候,采取回避的态度,当‘鸵鸟’,其实完全没必要。哪怕是普通人家也家长里短,更何况一个省?把事情说清楚就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错了承认错误,改了就好,完全没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

武虎部长,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舆情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影响力。负面舆情如应对不力,其造成的社会危害难以弥补。因此如何正确地应对和引导网络负面舆情,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我对你们宣传部门提一下要求,负面舆情应对‘三要’、‘三不要’。

三要:要主动与媒体沟通。负面舆情出现后,不能回避问题,要迅速调查事实,积极与媒体沟通。如果网上爆料的问题属实,政府部门就应该诚恳接受批评,及时给予解决,化解负面舆情。要适当进行冷处理,要尽量避免责怪媒体,以免引发进一步炒作。但如果报道和爆料问题片面失实,造成较大不良影响,也不能沉默以对,应及时与记者或爆料人沟通,提出更正或者删帖要求,并发布辟谣信息,消除不良影响。要适时进行正面宣传,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面轨道上来,引导舆论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为处理危机事件创作良好的舆情环境。

三不要:一不要发火。扯破嗓子与记者大吵大闹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而不会改变政府形象。只有心平气和讲道理,摆事实,才是真正的化解矛盾之道。二不要强硬表态。公众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一般还是相信媒体,同情爆料者的。这时看似义正词严的强硬表态并不会让公众相信政府是无辜的,反而只会让公众觉得政府不负责,甚至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